当前位置:
首页 > 展会资讯 > 展圈展事 > 名家名言

唐雪:告别会展场馆里的“意外之伤”

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 作者:佚名 时间:2015-12-02 09:14:10

近年来,偶有因搭建不规范或安全方面存在纰漏等原因而引发展会现场发生坍塌事故。这不仅让人忧虑,同时还触动行业深思:展会现场的“意外之伤”真的不可避免吗?

 

曾有人形容说,公共场所的安全隐患,就像一只翅膀巨大的饿鹰盘旋在人群的上空,在某一刻会突然俯冲……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2005年2月3日,正在举办2005年迪拜购物节的“地球村”内突然起火,大火首先从尼泊尔展馆烧起来,继而波及到隔壁的中国展馆和约旦展馆,并导致中国展馆内120个摊位中的110多个被烧毁。2006年1月28日,波兰南部卡托维兹的一个展览馆正在举办“鸽子2006”展览会,展馆屋顶突然倒塌,数以百计人被活埋,导致包括一名孩童及多名外国人在内至少66人死亡,另有160多人受伤,这是波兰历史上***严重的建筑物倒塌惨剧。

 

上述案例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并不亚于遭遇一场暴恐袭击。说得严重点,若是场馆的运营者不重视安全问题,不按照安全生产的系列规则进行策展、办展、撤展,这就形同于暴恐分子安放了炸药在展会现场,不知道何时会引爆。

 

“人命关天”。坍塌事故带给社会的不仅仅是那一串串冰冷的数据,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令人无法漠视。

 

我国会展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秩序还尚待完善。但笔者认为,对会展活动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防范,对场馆的消防安保加以强化,这是场馆运营者所必须做到的首要工作,更是场馆运营者政治责任感、使命感的体现。如果会展场所内存在事故隐患,再加上安全管理环节的疏漏,就极易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势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后果。

 

也正是基于此考虑,早在笔者接手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之时,便开启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认证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全面深入地排查各类隐患,不断改善及维护消防安保设施,着力于消火栓配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疏散等功能的构建。经过一年半的准备及整改,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先后顺利拿下了会议中心及展览中心的消防验收合格证及消防安全合格证,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及业主单位的高度认可,同时也为会展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因此,即使是面对万人规模的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5学术年会,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在接待过程中也能有条不紊地应对,并且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11月19日正式开幕的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5学术年会,首日注册观众多达1.3万人,数十场会议同期举行,展览面积达1万平方米,逾百辆大巴及货车同时出入,如此大规模前所未有。这不仅是对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会议、展览、餐饮及酒店住宿综合接待服务能力的极大考验,更是珠海会展中心对会展场所安全把控能力的体现。如此大的人流、车流,若是其中哪个环节出现纰漏,其后果都不堪设想。

 

作为场馆的运营方,在举办展会活动时,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还有随之而来的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拥挤的人群、众多的车辆、复杂的环境、需要装卸的大型设备等。因此,高度重视展会安全问题、做好展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管理,成为展会活动成功举办的首要条件。

 

如此,告别会展场馆里的“意外之伤”,需未雨绸缪。(作者系国家会议中心副总经理、珠海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 

责任编辑:高乐

京ICP备18043816号-1
版权所有 供应商网(www.gy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