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展会资讯 > 展会播报

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南京本土军团大秀“牛”技术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张希 时间:2016-12-07 11:51:5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无人机。


到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展馆里走一圈,由80家南京企业组成的“豪华方阵”是一道不能错过的风景线。企业们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的产品,向观众讲述人类借助智能制造挑战极限的故事,以及智能制造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参与研发1.1万米深海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让你变身大力士


南京晨光集团航天智能控制研究所,一直服务于***。在军民融合的大潮下,这家深藏在“大院”的神秘单位对外***亮相,产品一出场就把小伙伴们“震”住了! 


2012年7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7062米,创下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下潜纪录。4年后,全海深水下机器人——“海斗”将于近期赶赴马里亚纳海沟挑战11000米的深渊极限。去年10月,该机器人已经在中国南海深水区完成了4000米级的海试工作。研究院介绍,这台机器人是由南京晨光和上海海洋大学联合设计制造的。 


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配件,占据了机器人成本的半壁江山,可后面两个主要依赖进口,而该研究院的“拿手好戏”恰恰是伺服系统,在电液伺服技术、电动伺服技术、气动伺服技术、精密机械加工、精密装配测试等方面处于国内***水平。 


昨天,院所展示的可穿戴设备——外骨骼机器人伺服控制系统也很神奇,可以让普通人变成大力士。过去该产品供应给***,军人把机器穿在腿上,原本只能负重20公斤行军的人,承重能力可以提升到120公斤。军用技术转为民用,将变身“康复机器人”,帮助腿脚不便人士行走。 


研究院人士表示,该院2015年前后开始布局智能制造板块的军转民,目前已经和南京部分本地机器人装备企业进行了接触,未来将为机器人核心零配件国产化努力。 


电视机怎么造?迷你 “数字车间”满足你的好奇心 


大家都看过电视、坐过地铁,但你知道电视机、地铁门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 


南京熊猫把一个迷你“数字车间”搬到了展馆。车间里没有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平板显示工厂智能移载系统,将一块面积达5.5平方米的液晶玻璃薄板,无损地通过不同的制程设备反复进行清洗、涂覆、光刻等数十道工序。 


作为“***门”企业,康尼机电“承包”了国内外数不清的高铁、地铁门。车间经过智能化改造,大批“人工活”如今转包给了机器人。现场大屏播放着康尼工厂智能化升级前后的变化:左边的画面,给地铁门“包边”依靠工人拿工具手工敲;如今工作区没有人,流水线上,巨大的机械手负责“包边”。工作人员介绍,过去靠人工,一扇门需要6个人4分钟才能包好边,现在提升到1人4分钟就搞定。 


顾客直接给机器下单,个性化定制并不遥远 


智能制造不是买几台机器人就够了,更关键的是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南京优倍电气公司让市民体验了一把给智能工厂下单的乐趣。 


挑一片桃木,放入生产线,观众在电脑里选好喜欢的图案,在手写板上签名。这些信息自动生成订单,然后桃木进入生产线,机器人在桃木上雕刻,雕刻完进行机器人校验……很快一枚带着木头清香的个性化书签就出炉了。 


柔性生产、个性化定制是工业4.0的追求。将视线投向参展企业南京优倍、南京壹千零壹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参展企业,他们都在全力进行这场实践。 


南京壹千零壹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人士说,未来工业的生产模式或将是:顾客直接和工厂的每一台设备相连。网络平台一头连着顾客,接收订单,另一头连着工厂的每一台机床,大家通过手机查看生产状况,成品直接通过物流传递,供需双方甚至不需要见面。他们近期正在和南京二机床等多家机床企业合作,希望让这一天尽快到来。 

责任编辑:高乐

京ICP备2023035610号-2 版权所有 供应商网(www.gys.cn)